本页是<宁波女子中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宁波女子中学

阅读:5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06:57
单位介绍

名称:YongjiangFemaleMiddleSchool

宁波女子中学位于,宁波女子中学做到办学理念新、师德高尚、作风过硬,研究能力、对策能力、理论概括能力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实施素质教育水平高、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

宁波教育事业源远流长,重教兴学之风历代相承。战争后西方传教士纷至沓来,带来欧美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打破了单一的封建教育模式。1844年,英国传教士阿尔德赛小姐在宁波城内祝都桥竹丝墙门内大屋(今尚书街东端)开设了女塾,免费招收女学生并供给衣食起居各项用费,开设圣经、国文、算术等课程,并要学生在功课之外学习缝纫和刺绣。1934年,《东方杂志》所刊褚季能“女学先声”一文指出:中土的家女学校,便是由阿尔德赛小姐于道光二十四年在宁波创办的。《中国教育大事典》记载:1844年设立的宁波女塾,是中国内地早的教会学校,亦是中国早之女学校。

1847年,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柯夫人在槐树路设立另一所女校。1857年阿尔德赛离甬时,二校合并称崇德女校,校址在槐树路。曾任中共宁波地委书记的杨眉山烈士和中共宁波地区工作开辟者之一、曾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宁波地委书记、尔后成为著名法学家的潘念之均在该校任过教。1860年美国浸礼会教士罗夫人在城北江滨开设了一所浸会女校,后改名为圣模女校。私立甬江女子中学就是由崇德女校和圣模女校的中学部组成,正式定名于1923年,美籍徐美珍女士为校长,设旧制4年。1927年7月,甬江女子中学由国人自办,聘请奉化籍沈贻芗女士为校长。沈贻芗校长为该校的发展付出许多心血,深受师生的爱戴和敬重。新中国成立后该校先后被改名为宁波女中、宁波六中。1994年7月该校被命名为甬江高级职业中学。建校160多年来,已培养了近3万名高初中毕(肆)业生。甬江女子中学的毕业生中有不少考入金陵女子大学、沪江大学、之江大学等高校。其中一部分学生曾去国外深造,如康美霞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双重博士学位,曾任该大学教授;马焕英获哥伦比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国际旅行社经理;陈银莲在美国获语言学硕士学位,担任过纽约凡塞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在国内的有紫金山天文台刘亚英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邱秀宝研究员、生物物理所邬菊潭研究员、广西大学外文系倪翰芳教授、参加过中央民族文化宫云南馆和人民大会堂云南厅美术设计的艺术家黄寄萍等;还有为中国革命事业壮烈牺牲的李秀清、沈鞠如等烈士;部分毕业生在台湾学术界颇有声望,如徐秀英是台湾金陵女子大学首任校长,1970年退休离职时,校内同仁感念校长为校奉献精神特捐款设立徐秀英奖学基金;1994年她逝世时,该校历届校友为纪念校长对金陵的贡献捐资设立了徐秀英校长纪念奖学基金。再如甬江女中毕业生林世芬先后获上海沪江大学理学士学位和德国累斯顿技术学院工程师证书。曾任沈阳医学院教授,在《化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后任台湾大学化学系教授、台湾中原理工学院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执教20余年,桃李遍天下,学生均以“系妈妈”相称。

《甬江声》是私立甬江女子中学的校刊,创刊号于1924年5月出版,著名教育家经亨颐先生曾为该刊题“清风唱和”以示祝贺,刊物为16开本,中英文合刊,共130页。该校国文教员杨守实先生在“发刊语”中写道:“《甬江声》是甬江青年女子的精神生活,换言之,就是甬江女子的呼声,……希望热心教育并主张尊重女权的同志们,互相提携,共同在这国民运动的康庄大道上做一点青年所应做的事。”该刊以刊发学生习作为主,中文部分设有“言论”、“小说”、“随笔”、“译述”、“杂著”、“诗词”、“纪事”七个栏目,载文40篇,英文部分载文41篇。该刊关注社会,提倡妇女解放。如李瑞仙所撰“什么是奋斗---奋斗什么?”就号召大家为真理而奋斗。宁波批共青团员之一的徐诚美、张赛英均在该刊发表过文章。徐诚美在“怎样才能算‘超人’?”一文中提道:“超人”就是彻底了解人生的旨趣,只认得真理的光明,不受金钱富贵功名的牵制。她曾任甬江女中任团支书,后改名镜平,与毕业于宁波祟信书院、曾参与共青团和中共宁波地方组织创建、后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的张秋人结成革命伴侣。1927年,张秋人临危受命,任第二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9月29日,他俩外出至西湖边上,张被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右派学生认出并跟踪。当时他身上带着党员名单,客店的枕套中藏着机密文件。在西湖游船上他用英语对夫人说:“我们遇着危险了,保持镇定,不要慌张!速将枕套拿走!”随即张秋人跳入西湖,将党员名单用脚踩入湖底淤泥,在混乱中徐镜平乘机脱身,赶往客店妥善处理了党内文件,保住了党的重要机密。

《甬江声》创刊号图文并茂,共有照片15幅,内有介绍校舍、实验室、卧室、藏书室、授琴室的共5幅。载有校长、教师、学生的9幅,另有1幅是为平民学校招生游行的照片。有图画8幅,均为学生习作。“纪事”栏有1923年6月22日至1924年5月9日的学校大事记。对研究甬江女中的校史乃至宁波近代教育史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1844年开设的宁波祝都桥女塾,打破了中国封建社会无女子进学校的传统,使国民逐渐意识到女子教育不但可能而且必要。确实为清末中国教育输入了新鲜血液,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在我国教育近代化历程中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